等量齊觀
成語拼音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等量齊觀成語解釋
-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典故出處
- 清·況周頤《惠風詞話》託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
成語典故
- 後來列國紛紛稱王,國王更不算回事,他們至多能和宋、魯等小國君主等量齊觀罷了。★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八》
成語造句
- 對於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我們不能等量齊觀,需要分別對待和處理。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齊盛國。這個國家非常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文化也十分發達。
在齊盛國的朝堂上,有兩位大臣,一位叫李臣,一位叫王臣。李臣出身名門,才華橫溢,能言善辯,深受國王的器重;而王臣則來自普通家庭,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有一次,齊盛國與鄰國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國王決定派遣大軍出征,李臣和王臣都被委以重任。在戰爭中,李臣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多次爲軍隊出謀劃策,立下了赫赫戰功。而王臣則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衝鋒陷陣,不畏艱險。
戰爭結束後,國王論功行賞。然而,在賞賜時,國王卻對李臣格外青睞,給予了他豐厚的賞賜和極高的榮譽,而王臣得到的賞賜則相對較少。這讓王臣心中感到非常不平衡,他覺得自己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比李臣差,爲什麼得到的回報卻不一樣。
王臣越想越覺得委屈,於是他決定向國王進諫。他對國王說:“陛下,臣與李臣在此次戰爭中都竭盡全力,爲國家做出了貢獻。然而,您在賞賜時卻對我們不能等量齊觀,這讓臣心中十分困惑和不滿。臣認爲,我們的功勞應該得到同等的認可和回報,而不是厚此薄彼。”
國王聽了王臣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在賞賜時確實有些偏頗,沒有做到公平公正。於是,國王重新審視了兩人的功績,並對賞賜進行了調整,使得李臣和王臣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從那以後,國王更加註重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大臣和百姓,不再因爲個人的喜好或偏見而區別對待。齊盛國也因爲國王的英明決策而變得更加繁榮富強,人民之間的關係也更加和諧融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評價和對待事物時,不能因爲個人的偏見或喜好而有所不同,應該做到等量齊觀,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促進事物的健康發展。正如《禮記·中庸》中所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我們應該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和爲貴,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等量齊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