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擁而起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qǐ
蜂擁而起成語解釋
- 像蜂飛一樣成羣而起。形容許多人一擁而起
典故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贊》:“陳涉首難,豪傑蜂起。”
成語典故
- 秦朝的殘暴統治,造成民不聊生。陳涉吳廣首先發難,其他豪傑蜂擁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統治。爲了爭奪勝利果實,項羽與劉邦進行幾年的爭鬥。項羽剛愎自用,僅靠武力統一天下,最後被劉邦圍困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成語造句
- 人們聽說那裏有寶藏,便紛紛蜂擁而起,衝向那個地方。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社會局勢十分混亂。各地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在一個偏遠的郡縣,有一位名叫張華的年輕人。他生性勇敢且富有正義感,目睹着鄉親們遭受的苦難,心中憤憤不平。
當時,官府的苛捐雜稅繁重,加上天災連連,百姓們幾乎難以維持生計。張華看到許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決定挺身而出,爲大家尋找一條出路。
他開始四處奔走,聯絡志同道合的人。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紛紛加入到他的隊伍中來。他們開始組織起來,反抗官府的不合理統治。
起初,他們的行動只是一些小規模的抗議和抵制,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參與的人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就如同蜜蜂發現了花蜜一般,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起。他們的力量逐漸壯大,引起了官府的極大恐慌。
官府試圖鎮壓他們,但這些百姓們已經團結一心,毫不畏懼。張華帶領着大家與官府進行了多次激烈的鬥爭,雖然過程中歷經艱難險阻,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
在這個過程中,張華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信念。他帶領着大家不斷地爭取自己的權益,爲百姓們謀福祉。
最終,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官府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減輕了百姓們的負擔,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條件。而張華和他的同伴們也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事蹟被廣爲傳頌。
這段歷史見證了百姓們在困境中團結一心、蜂擁而起的力量。他們爲了自己的權益和尊嚴,勇敢地站出來與不公抗爭,也讓後人明白,只要人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蜂擁而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