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龍去
成語拼音
- dǐng hú lóng qù
鼎湖龍去成語解釋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典故出處
- 唐·杜甫《驪山》詩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成語典故
- 鼎湖龍去不復返,只有雁鶩飛茫茫。★明·秦夔《同金廣信宗器遊番湖》詩
成語造句
- 傳說中那神祕的地方,曾發生過許多不爲人知的故事,然而如今已物是人非,真可謂鼎湖龍去,令人感慨萬千。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位偉大的帝王,他的名字叫做黃帝。黃帝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領導才能,統一了各個部落,爲華夏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帝一生致力於治理國家,他關心百姓的生活,推行了許多有利於農業和社會發展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隨着時間的推移,黃帝漸漸老去。有一天,黃帝感覺自己大限將至,他決定離開塵世。於是,黃帝帶着他最親近的大臣們來到了鼎湖。鼎湖風景秀麗,湖水清澈見底,周圍環繞着青山綠水。
黃帝站在鼎湖邊,回首望着自己治理多年的國家和人民,心中充滿了感慨和不捨。他對大臣們說:“我這一生,爲了國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如今,我要離開你們了,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我們的人民會越來越幸福。”說完,黃帝緩緩地走進了鼎湖之中。
當黃帝的身體完全沒入湖水時,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條巨龍。巨龍盤旋而下,接住了黃帝的身體,然後帶着黃帝飛向了天空。大臣們和百姓們目睹了這一神奇的景象,他們紛紛跪地叩拜,爲黃帝送行。
從此,黃帝鼎湖龍去的故事便流傳了下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帝王去世,也表達了對偉大人物離去的惋惜和懷念之情。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黃帝雖然已經離去,但他的功績和精神永遠銘刻在華夏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他的治理理念和智慧成爲了後世帝王學習的榜樣,他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爲了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鼎湖龍去,留下的是無盡的傳奇和永恆的記憶。在歲月的流轉中,人們始終銘記着這位偉大的帝王,傳頌着他的故事,傳承着他的精神。
鼎湖龍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