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射馬耳

成語拼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東風射馬耳成語解釋

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典故出處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成語典故

我的話對你來說還不是東風射馬耳了。

成語造句

他對我的勸告完全不當回事,簡直就是東風射馬耳,依舊我行我素。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處於風雲變幻之際。 當時,這個國家的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戰爭的陰影籠罩着百姓的生活。國王爲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積極地籌備着軍事力量,訓練士兵,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 在朝堂之上,大臣們也紛紛獻策。其中有一位忠誠而睿智的大臣,名叫李義。他看出了國家面臨的嚴峻形勢,也深知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和苦難。於是,他多次向國王進諫,希望國王能夠採取更加溫和的方式來解決邊境問題,避免大規模的戰爭爆發。 然而,國王卻被一些主戰派的言論所影響,一心想要通過武力來彰顯國家的威嚴。對於李義的多次進諫,國王只是當作耳旁風,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李義並不氣餒,他依然堅持不懈地向國王闡述自己的觀點。有一次,在朝堂上,李義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戰爭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我們應該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避免百姓生靈塗炭啊。”可是國王卻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道:“愛卿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李義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嘆息。他知道自己的話就如同東風射馬耳一般,國王根本沒有聽進去。 隨着時間的推移,戰爭果然爆發了。國家陷入了長期的戰亂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流離失所,痛苦不堪。而國王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決策是多麼的草率,他開始後悔沒有聽從李義的建議。 最終,在經歷了無數的苦難和損失之後,國家終於迎來了和平。國王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爲,他明白了不能一味地固執己見,而應該廣納良言,認真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從那以後,國王更加重視大臣們的進諫,國家也逐漸走向了繁榮昌盛。而“東風射馬耳”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那些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絲毫不爲所動的人。它提醒着人們要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固執己見,以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故事不斷地被人們傳頌,成爲了一個深刻的教訓,警示着後人要保持謙遜和開放的心態,不斷地學習和進步。

東風射馬耳-成語圖片

東風射馬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