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扶西倒

成語拼音

dōng fú xī dǎo

東扶西倒成語解釋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典故出處

宋·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醚。”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處理工作時毫無主見,結果總是東扶西倒,哪邊都沒處理好。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個國家曾陷入了一種頗爲尷尬的境地,宛如一個東扶西倒的人,在風雨中艱難地維持着平衡。 在某個時期,有一個名爲安國的小國。這個國家的君主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果斷的決策能力。當時,周圍的大國林立,彼此之間爭鬥不斷。安國時常面臨着來自各方的壓力和威脅。 一次,東邊的大國甲對安國施壓,要求其繳納大量的貢品,並在一些事務上服從自己的安排。安國君主害怕大國甲的強大武力,便唯唯諾諾地答應了,傾盡全力滿足大國甲的要求,這使得國內民衆負擔加重,怨聲載道。然而,沒過多久,西邊的大國乙又對安國表示不滿,指責安國與大國甲走得太近,威脅要對安國發動戰爭。安國君主一聽,頓時慌了神,趕緊又去討好大國乙,甚至不惜違背對大國甲的承諾,試圖以此來平息大國乙的怒火。 就這樣,安國在大國甲和大國乙之間左右搖擺,東扶西倒,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國內的有識之士紛紛勸諫君主,要有自己的主見和骨氣,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但君主卻置若罔聞。 隨着時間的推移,安國的這種行爲不僅沒有爲其換來和平與穩定,反而讓其他國家更加輕視它。最終,安國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中越陷越深,國家的實力也被逐漸消耗殆盡。 歷史上,類似安國這樣東扶西倒的例子並不少見。它們往往因爲缺乏堅定的信念和獨立自主的精神,而在複雜的局勢中迷失了方向。正如《後漢書·朱浮傳》中所記載的:“惜乎棄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謀,捐傳世之慶祚,招破敗之重災,高論堯、舜之道,不忍桀、紂之性,生爲世笑,死爲愚鬼,不亦哀乎!”這提醒着我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和抉擇時,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判斷,不能像牆頭草一樣隨風倒,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禍患。 我們應當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汲取教訓,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以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而不是如同那東扶西倒之人,在搖擺不定中迷失自我。

東扶西倒-成語圖片

東扶西倒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