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鳴西應
成語拼音
- dōng míng xī yīng
東鳴西應成語解釋
- 指各方面互有聯繫,互相影響。
典故出處
- 蔡元培《歐美國學會叢刊發刊詞》海通以來……自一縷一針之細故,以至政治風俗之大端,無不東鳴西應,速於郵命。”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團隊合作中,每個成員都發揮着重要作用,當一方有所行動,另一方總能及時配合,真可謂東鳴西應。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東邊的齊國和西邊的秦國。齊國自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後,一直是實力較爲強大的國家之一。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等一系列變革,國力也日益強盛。
當時,各國之間相互競爭、相互牽制。齊國的君王雄心勃勃,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秦國也有着稱霸天下的野心。於是,兩國在諸多事務上常常有着一種奇妙的呼應和互動。
有一次,東方的齊國準備對一個小國發動戰爭,企圖擴大自己的領土。消息傳到西邊的秦國,秦國的大臣們經過商議,認爲齊國此舉可能會打破現有的勢力平衡,對秦國不利。於是,秦國表面上不動聲色,暗中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
齊國在戰爭中起初進展順利,很快就佔領了小國的大片土地。然而,齊國的君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開始變得驕傲自大起來。與此同時,秦國在西邊積極與其他諸侯國交好,形成了一個對抗齊國的聯盟。
當齊國意識到秦國的行動時,已經有些晚了。齊國的君王發現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而秦國卻通過與其他諸侯國的聯盟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齊國無奈之下,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策略,試圖與秦國緩和關係。而秦國也見好就收,雙方在這種微妙的局勢下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這種東邊有所行動,西邊就會相應做出反應的情況,就如同“東鳴西應”一般。兩國之間的這種互動和牽制,在戰國時期的歷史舞臺上不斷上演。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推動着歷史的發展。
在後來的歲月裏,齊國和秦國的關係時好時壞,但這種“東鳴西應”的態勢始終存在。它們在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對方的迴應和調整。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相互關聯的事物或勢力,一方有所行動或變化,另一方會迅速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迴應,以保持某種平衡或應對挑戰。這也反映了在複雜的局勢中,各方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就如同齊國和秦國,在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彼此的命運緊密相連。
東鳴西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