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髮文身
成語拼音
- duàn fà wén shēn
斷髮文身成語解釋
- 剪短頭髮,身上刺着花紋。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風俗。
典故出處
- 《左傳·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祼以爲飾,豈禮也哉。”《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成語典故
-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斷髮文身。★漢·曹操《善哉行》詩
成語造句
- 在那古老的部落中,人們有着獨特的習俗,男子常斷髮文身,以彰顯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生活在一片廣袤而神祕的土地上。
這個部落的人們有着獨特的習俗和傳統。他們中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舉行一個特殊的儀式——斷髮文身。
傳說,在部落的歷史上曾發生過一場可怕的災難。那時,洪水氾濫,淹沒了大片的土地,人們的生命和家園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爲了能夠在洪水中生存下來,部落的勇士們勇敢地跳入水中,與洪水進行搏鬥。他們發現,水中的魚兒可以自由自在地遊動,而魚兒身上的鱗片就像是一種保護。於是,他們靈機一動,想到了在自己的身上紋上類似鱗片的圖案,希望能夠像魚兒一樣在水中順利前行。這便是文身的由來。
而斷髮,則是他們爲了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與過去的一種決裂。他們認爲頭髮是與過去的聯繫,通過剪斷頭髮,他們可以放下過去的包袱,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在部落中,有一個年輕的勇士名叫阿勇。他長得英俊威武,有着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當他到了斷髮文身的年齡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儀式。他忍受着疼痛,讓紋身師在他的身上紋上了精美的圖案,然後毅然決然地剪斷了自己的長髮。
從那以後,阿勇變得更加勇敢和自信。他帶領着部落的人們不斷地開拓新的領域,與其他部落進行交流和合作。他們的部落逐漸變得強大起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隨着時間的推移,斷髮文身這個習俗在部落中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它不僅成爲了部落的標誌,也代表着他們的勇氣、智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部落的故事漸漸流傳開來。許多年後,有學者在研究古代文化時,發現了關於這個部落斷髮文身的記載。他們驚歎於這個古老習俗的獨特魅力,也對這個部落的勇敢和智慧表示敬佩。
斷髮文身,這個看似簡單的習俗,卻蘊含着一個部落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它見證了他們在艱難環境中的掙扎與拼搏,也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與發展。它讓我們明白,每一個民族和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珍惜。即使時光流轉,歲月更迭,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依然閃耀着獨特的光芒,爲我們講述着那些遙遠而動人的故事。
斷髮文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