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積禍盈

成語拼音

è jī huò yíng

惡積禍盈成語解釋

罪惡成堆,禍害滿貫。形容罪大惡極。

典故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作惡多端,從不悔改,如今終是惡積禍盈,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名叫盛國。盛國的國王年輕時也曾心懷壯志,想要將國家治理得繁榮昌盛。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迷失在權力與慾望之中。 國王開始沉迷於享樂,不理朝政,任由奸臣當道。這些奸臣們爲了自己的私利,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怨聲載道。他們還勾結外敵,出賣國家利益,導致邊境時常受到侵擾。 宮廷中的奢華之風日益盛行,國王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斷加重賦稅,百姓們生活苦不堪言。同時,他又好大喜功,頻繁發動戰爭,使得國家的財力和人力都遭受了巨大的消耗。 許多忠臣看不下去,紛紛進諫,希望國王能夠迷途知返。但國王卻聽不進去,反而將這些忠臣貶謫甚至殺害。久而久之,國家的局勢愈發危急。 民間的疾苦和不滿情緒不斷積累,就像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終於,在一次嚴重的天災之後,百姓們再也無法忍受,紛紛揭竿而起。起義的火焰迅速蔓延,整個國家陷入了動盪之中。 而此時的國王,仍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之中,沒有意識到大禍已經臨頭。直到起義軍兵臨城下,他才驚慌失措。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曾經的種種惡行已經讓他失去了民心。 最終,盛國被起義軍推翻,國王也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惡積禍盈”的道理。正如《尚書·太甲》中所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當一個人的惡行不斷積累,最終必然會導致災禍的降臨,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盡的痛苦。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它們時刻提醒着我們要保持善良和正直,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而走上邪路,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惡積禍盈-成語圖片

惡積禍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