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同父母

成語拼音

ēn tóng fù mǔ

恩同父母成語解釋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處、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樣。

典故出處

唐·陳子昂《爲張著作謝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懇誠,信其赤心,實有馨竭。”

成語典故

某等衆人,正欲如此,與國家出力,建功立業,以爲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賜保奏,恩同父母。★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成語造句

他對我的關愛和幫助,讓我深感其情恩同父母。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義的年輕人。他自幼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地生活着。然而,命運似乎總是眷顧他,讓他遇到了一位善良而又仁慈的老人。 這位老人姓張,是村裏有名的好心人。他看到李義可憐的處境,便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將他帶回家中,給予他溫暖和關懷。張老人對待李義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不僅供他喫穿,還送他去讀書識字,教導他做人的道理。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義漸漸長大成人,他對張老人充滿了感激之情。他深知張老人對他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這份恩情如同父母給予的愛一樣偉大。 有一次,村裏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村民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張老人家中的存糧也所剩無幾,但他仍然優先照顧李義,將僅有的食物留給他。李義看到張老人日漸消瘦的臉龐,心中無比難受。 爲了報答張老人的恩情,李義決定外出尋找生計。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一個遠方的城鎮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努力工作,省喫儉用,將積攢下來的錢全部寄回給張老人。 幾年後,李義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城鎮裏站穩了腳跟。他決定回到村裏,將張老人接到城鎮一起生活,好好報答他的養育之恩。當他回到村裏,看到張老人那慈祥的面容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從此,李義和張老人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李義對張老人關懷備至,盡心盡力地照顧他,讓他安享晚年。張老人也爲李義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之間的感情越發深厚。 在李義的心中,張老人的恩情恩同父母,他將永遠銘記這份恩情,並將其傳承下去。他時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懂得感恩,要像他對待張老人一樣,對待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這個故事在村裏流傳開來,人們都被李義和張老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所感動。他們紛紛稱讚李義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而張老人的善舉也成爲了人們學習的榜樣。從此,“恩同父母”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給予他人如同父母般深厚恩情的人。它提醒着人們要珍惜身邊的每一份恩情,懂得感恩和回報,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和溫暖。

恩同父母-成語圖片

恩同父母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