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相報

成語拼音

ēn ēn xiāng bào

恩恩相報成語解釋

用恩惠報答恩惠;把有利於人的行爲回報給有恩於己的人。

典故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湯我喫,我就好了……我會去救他,正是恩恩相報。”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做人應該心胸寬廣,不要總是糾結於過往的恩怨,須知冤冤相報何時了,恩恩相報也未必是好事,不如放下成見,以和爲貴。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 李明家境貧寒,但爲人勤勞善良且十分聰慧。有一次,他在山上砍柴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受傷的老人。李明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活計,悉心照料老人,爲他包紮傷口,尋找食物和水。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原來這位老人是一位退隱江湖的高人,他感激李明的救命之恩,便將自己畢生所學的技藝傳授給了李明。李明憑藉着這些技藝,逐漸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張華是個富家子弟,但他並不像其他富家子弟那樣驕縱跋扈。有一次,李明的父親生了重病,需要一種昂貴的藥材才能醫治。李明四處求藥卻始終無果,張華得知此事後,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家中珍藏的藥材送給了李明,幫助他救回了父親。李明對張華的恩情銘記於心。 後來,張華的家族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生意失敗,家道中落。李明得知後,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藝和積累的財富,幫助張華重新振作起來。他們一起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張華的家族生意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輝煌。 就這樣,李明和張華之間形成了一種深厚的情誼,他們相互扶持,彼此幫助。這種情誼在歲月的流轉中不斷加深,他們的故事也在小鎮上流傳開來。 正如古人所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李明和張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恩恩相報的真諦。他們的故事告訴人們,在生活中,當別人給予我們幫助時,我們應該銘記於心,並在適當的時候回報對方。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纔會更加和諧,社會纔會更加美好。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恩恩相報的精神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而李明和張華的情誼也一直延續了下去,他們的後代也繼承了這種恩恩相報的優良傳統,將這份情誼和精神傳承了一代又一代。他們的故事成爲了小鎮上永恆的佳話,激勵着每一個人用善良和感恩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恩恩相報-成語圖片

恩恩相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