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紅面赤

成語拼音

ěr hóng miàn chì

耳紅面赤成語解釋

耳朵和麪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典故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一驚,不覺耳紅面赤。”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因爲別人的一句玩笑話,竟然急得耳紅面赤,半天說不出話來。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 李明是個性格直爽但脾氣有些急躁的人,張華則相對沉穩內斂。一天,鎮上來了一個雜耍班子表演,吸引了衆多人前去觀看。李明和張華也在其中。表演十分精彩,觀衆們不時發出陣陣喝彩聲。 在觀看過程中,李明和張華因爲對其中一個雜耍技巧的看法不同而產生了爭論。李明覺得那個技巧非常了不起,而張華卻認爲不過如此。兩人各執一詞,誰也不肯讓步,聲音也越來越大。周圍的人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 隨着爭論的加劇,李明的情緒越發激動,他的臉開始變紅,耳朵也漸漸發熱,變得耳紅面赤。張華見狀,試圖讓李明冷靜下來,但李明此時已經完全被情緒左右,根本聽不進去。 就在這時,一位路過的老者看到了這一幕。他走上前來,微笑着對李明和張華說:“年輕人,莫要如此激動。大家不過是各抒己見,何必爭得面紅耳赤呢?”李明聽到老者的話,稍微冷靜了一些,但還是有些不服氣。 老者見狀,便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因爲一點邊界的小事而爭論不休,甚至大動干戈。結果雙方都損失慘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後來兩國的君主終於意識到,這樣的爭論和爭鬥毫無意義,只會給雙方帶來災難。於是他們決定坐下來好好協商,最終和平解決了問題。” 聽完老者的故事,李明和張華都陷入了沉思。他們意識到,爲了這麼一點小事而耳紅面赤地爭論不休,實在是有些可笑和愚蠢。 李明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對張華說:“對不起,剛纔是我太沖動了。”張華也笑着迴應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從此,兩人成爲了更好的朋友,他們也明白了在遇到分歧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輕易被情緒左右,以免做出不恰當的行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此時我們不能像李明最初那樣衝動急躁,而應像後來的他一樣,學會冷靜和包容,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而讓自己耳紅面赤,做出不理智的行爲。正如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保持平和的心態,才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讓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耳紅面赤-成語圖片

耳紅面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