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負芻

成語拼音

fǎn qiú fù chú

反裘負芻成語解釋

反裘反穿皮衣;負背;芻柴草。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爲人愚昧,不知本末。

典故出處

《晏子春秋·雜上》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於塗側者,以爲君子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處理問題時常常捨本逐末,就像反裘負芻一樣,只注重表面而忽略了根本。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有一位富人,他過着極爲奢華的生活。 這位富人平日裏對穿着十分講究,冬天的時候,他有一件極其珍貴的裘皮大衣。這裘皮大衣毛色光亮,柔軟溫暖,讓他在寒冷的冬日也能舒適無比。 有一天,富人帶着這件裘皮大衣出門。在路上,他看到一個窮人正揹着一捆柴草艱難地行走着。富人心中涌起一絲憐憫,他走上前去,想要幫助這個窮人。然而,當他走近時,卻發現這個窮人的衣服十分破舊,而且很多地方都已經破損了。 富人看着自己身上華貴的裘皮大衣,又看看窮人身上的破衣爛衫,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他竟然將自己身上的裘皮大衣脫下來,反過來穿在身上,然後把裏面的毛露在外面。接着,他從窮人背上取下那捆柴草,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周圍的人看到富人這奇怪的舉動,都感到十分詫異和不解。有人就問他:“你爲什麼要這樣做呢?把裘皮大衣反過來穿,還去背柴草,這不是白白糟蹋了這麼好的衣服嗎?”富人卻不以爲意地回答道:“我只是想體驗一下窮人的生活,感受他們的艱辛。” 然而,他的這種行爲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批評。人們紛紛指責他不懂得珍惜財物,只知道一時興起做出荒唐的事情。 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反裘負芻”這個成語的由來。它警示人們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就如同這位富人,爲了一時的所謂體驗,卻做出了違背常理、不珍惜珍貴物品的行爲。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有些人爲了追求表面的虛榮,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東西;有些人爲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了長遠的規劃。正如《大學》中所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應該明白事物的主次和先後順序,不能像這個富人一樣做出反裘負芻的愚蠢行爲。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取捨,以正確的方式去追求我們的目標和理想,這樣才能避免犯下類似的錯誤,走上更加順暢和成功的人生道路。

反裘負芻-成語圖片

反裘負芻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