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刁把濫
成語拼音
- fàng diāo bǎ làn
放刁把濫成語解釋
- 指刁難敲詐,胡作非爲。
典故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一回他父親王砉是東京大戶,專一打點衙門,攜唆結訟,放刁把濫,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讓他些個。”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那一帶橫行無忌,總是做出各種違法亂紀的事,甚至放刁把濫,欺壓百姓,實在令人憤恨。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王五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專靠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謀生。
王五經常在集市上放刁把濫,欺負那些老實的商販和百姓。他會故意找茬,雞蛋裏挑骨頭,然後以此爲藉口索要錢財。如果對方不給,他就會大鬧一場,搞得集市雞犬不寧。
有一次,一位從外地來的商人在集市上擺攤賣貨。王五見他人生地不熟,便心生歹意。他走過去裝作要買東西,然後拿起一件貨物就開始挑毛病,說質量不好,不值這個價。商人據理力爭,說自己的貨物都是精心挑選的,品質上乘。王五哪肯罷休,開始大聲吵鬧,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商人不想把事情鬧大,影響自己做生意,只好拿出一些錢給王五,希望他能離開。王五得意洋洋地拿着錢走了,留下商人一臉無奈。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多次,小鎮上的人們對王五都非常厭惡和懼怕,但又拿他沒辦法。直到有一天,新上任的縣令來到了小鎮。縣令是一位清正廉潔、公正嚴明的官員,他很快就聽說了王五的所作所爲。
縣令決定要好好整治一下王五這種放刁把濫的行爲。他派人暗中調查王五的一舉一動,收集了他的許多罪證。終於,在一個合適的時機,縣令下令將王五捉拿歸案。
在公堂上,縣令當着衆人的面,一一列舉了王五的罪狀。王五開始還試圖狡辯,但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他無話可說。縣令根據律法,對王五進行了嚴厲的懲處,讓他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了代價。
從此,小鎮上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秩序。人們都對縣令的公正執法拍手稱讚,也明白了對付這種放刁把濫的人,必須依靠法律和公正的力量。而王五的下場也成爲了一個警示,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不敢再肆意妄爲,老老實實做人做事。這個故事也一直流傳下來,提醒着後人要秉持正義,堅決抵制那些不良的行爲和風氣。
放刁把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