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之木

成語拼音

fěi bàng zhī mù

誹謗之木成語解釋

誹謗引以爲諫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豎立木牌,讓人們寫上諫言。

典故出處

《史記·孝文本紀》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者而來諫者。”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古時爲了廣納諫言,君王在宮殿外設立誹謗之木,讓民衆能夠自由發表意見。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上古時期,堯帝作爲部落聯盟的首領,一心爲百姓謀福祉。 堯帝深知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傾聽民衆的聲音。爲了能讓百姓有表達意見和訴求的途徑,他命人在交通要道上設立了一根木柱,這根木柱被稱爲“誹謗之木”。百姓們可以在這根木柱上寫下對國家政事的看法、對官員的評價,或者是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有一次,堯帝在外出巡視的過程中,特意來到了這根“誹謗之木”前查看。他看到上面刻着一些百姓對於某些政策的建議,以及對個別官員不良行爲的檢舉。堯帝非常重視這些意見,回到朝堂後,他召集大臣們仔細研究這些留言,並根據百姓的反饋及時調整政策,懲治那些有問題的官員。 堯帝的這一舉措,使得百姓們感受到了他對人民的尊重和關心,大家更加願意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同時,也讓官員們時刻保持警醒,不敢有絲毫懈怠和貪污腐敗的行爲。 隨着時間的推移,“誹謗之木”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國家也變得更加繁榮昌盛。堯帝的美名傳遍了各個部落,他的治理方式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 到了後世,雖然“誹謗之木”的形式可能發生了變化,但這種廣開言路、傾聽民聲的精神卻一直被傳承下來。歷史上許多明君都效仿堯帝,設立各種渠道來收集民衆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在《史記》中就記載了許多古代帝王重視民意的事例,他們深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只有讓百姓暢所欲言,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保持社會的穩定。 “誹謗之木”這個成語,不僅僅是一根簡單的木柱,它更是一種象徵,代表着古代帝王對民意的尊重和對國家治理的智慧。它提醒着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重視人民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該不斷完善民主制度,讓每一個公民都有表達自己意見和訴求的機會,共同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誹謗之木-成語圖片

誹謗之木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