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诉
成语拼音
- fū shòu zhī sù
肤受之诉成语解释
-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典故出处
-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成语典故
- 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诉”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成语造句
- 他平日里从不轻信他人所言,哪怕是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他也明白可能是肤受之诉,总要亲自去探究真相。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官员名叫张义。
张义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凭借着自己的圆滑世故渐渐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开始迷失在权力的欲望之中。
一天,有个名叫李四的人前来找张义,诉说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李四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的遭遇,言辞激烈。张义本应仔细调查事情的真相,但他却被李四的话语所左右,轻易地相信了李四的一面之词。
不久之后,另一个当事人王五得知了此事,他急忙前来向张义解释事情的原委。原来李四所诉说的很多情况都是夸大其词甚至是歪曲事实的。然而,张义此时已经先入为主,根本不愿意再去深入探究真相,他固执地认为王五是在狡辩。
王五无奈离去,心中满是委屈和无奈。而张义因为这次轻易相信了李四的“肤受之诉”,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他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了损害,人们开始对他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论语·颜渊》中曾记载:“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能仅凭表面的、没有根据的诉说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深入调查和分析,以免被虚假的信息所误导。张义正是没有铭记这样的教诲,才会在面对肤受之诉时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最终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各种信息要进行审慎的思考和甄别,不要轻易被他人的一面之词所左右,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重蹈张义的覆辙。
肤受之诉-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