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愬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xiāng

肤受之愬成语解释

指谗言。肤受,指浮泛不实,或指利害切身。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与人交往要真诚,不能只听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以免被肤受之愬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有一个名叫卫的小国,国内局势也颇为复杂。 卫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公叔戌,他手握重权,却心怀叵测。公叔戌与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勾结在一起,试图扰乱卫国的朝政。而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并非昏庸之辈,但有时也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 有一次,公叔戌的对手为了扳倒他,故意捏造了一些关于公叔戌的不实谣言,并将这些谣言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一开始并未轻信,但这些谣言却如同雪花般不断地飘来,而且说得绘声绘色,仿佛确有其事。 渐渐地,卫灵公开始动摇了,他没有去深入调查事情的真相,而是仅凭这些“肤受之愬”就对公叔戌产生了怀疑。公叔戌得知自己被无端诬陷后,十分气愤,他试图向卫灵公解释,但此时的卫灵公已经被那些谣言所影响,根本听不进去公叔戌的辩解。 最终,卫灵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听信了那些不实的控诉,对公叔戌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公叔戌无奈之下,只得逃离卫国。而卫国也因为这一场无端的风波,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混乱之中。 这则故事警示着后人,在面对各种言论和控诉时,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的、肤浅的信息就轻易下结论。正如《论语》中所强调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对于那些“肤受之愬”,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思考来辨别真伪,避免因为轻信片面之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以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的因为轻易相信“肤受之愬”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审慎地对待每一个信息和事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肤受之愬-成语图片

肤受之愬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