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在心
成语拼音
- gāo xià zài xīn
高下在心成语解释
-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典故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成语典故
-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率军攻打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去晋国求救。晋景公看不惯楚国的恃强欺弱,准备出兵救宋。大夫伯宗认为晋国是鞭长莫及,他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语造句
- 对于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他早已高下在心,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皮想让尹何去治理一个封邑。子产认为尹何太年轻,没有经验和能力去承担这样的重任,他对子皮说:“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意思是说,子皮在郑国如同栋梁,如果栋梁折断,屋椽也会崩塌,他不能不尽心直言。就像有美丽的锦缎,不会让人去学着裁剪制作。重要的官职和封邑,是自身的庇护所,却让没有经验的人去治理。这岂不是比锦缎还珍贵得多吗?他听说先学习然后从政,没听说拿从政来学习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一定会有害处。就像打猎,射箭驾车熟练了,才能猎获禽兽;如果从来没有上车射箭驾车,就会担心失败翻车,哪里还有时间去想收获呢?
子皮听了子产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改变了主意。他感慨地说:“吾闻之:‘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意思是他听说君子致力于了解大的、远的事情,小人致力于了解小的、近的事情。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他知道小心爱惜;重要的官职和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他却疏远而轻视。没有子产的话,他都不知道。以前他说过:“你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来庇护自己,这就可以了。”现在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够的。从今以后请求即使是他的家,也听从子产的安排。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子产对于任用官员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他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权衡利弊,而不是随意做出决定。而子皮也能虚心接受子产的建议,体现了他的大度和明智。
“高下在心”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原指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在这个故事里,子产在面对子皮的决定时,能够心中有自己的衡量和判断,不盲目附和,正是“高下在心”的体现。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事情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高下在心-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