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朔饩羊
成语拼音
- gù shuò xì yáng
告朔饩羊成语解释
-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典故出处
-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成语典故
- 不过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告朔饩羊,名存实亡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成语造句
- 每月初一,照例的祭祀活动还在进行着,然而如今这不过是形式而已,就像那告朔饩羊。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也日益衰落。
当时有一个诸侯国,其国君虽然表面上还尊奉周天子,但实际上对于许多礼仪制度已经渐渐忽视。在这个国家里,有一项重要的祭祀仪式叫做告朔之礼。
按照传统,每年的秋冬之交,周天子会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每月初一,诸侯都要杀一只羊,亲自到祖庙里举行祭礼,这就叫告朔。然后诸侯回到朝堂,听政布政,称为视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诸侯国的国君变得越来越懈怠,对于告朔之礼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视。
有一年,负责准备告朔仪式的官员发现,用来祭祀的羊也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由于国君的不重视,下面的人也开始敷衍了事,告朔时的饩羊也时常短缺或质量不佳。一些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这是对祖宗和传统的亵渎。
其中有一位忠诚而有远见的大臣,他决定向国君进谏。他对国君说:“大王,告朔之礼乃是我们国家传承已久的重要仪式,它代表着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国家秩序的维护。如今,告朔饩羊都变得如此敷衍,这是对祖宗的不敬,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国君听了,虽然有些触动,但仍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诸侯国的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秩序也变得混乱不堪。百姓们对国君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而那曾经被忽视的告朔饩羊,仿佛成为了这个国家衰落的一个缩影。
后来,其他诸侯国崛起,这个逐渐衰败的国家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吞并。而告朔饩羊这个成语,也流传了下来,它提醒着后人,要重视传统和礼仪,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和懈怠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正如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只有始终保持对传统的敬畏和尊重,才能让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
告朔饩羊-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