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先生
成语拼音
- hǎo hǎo xiān shēng
好好先生成语解释
- 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载:司马徽称一切东西皆“佳”,故有“好好先生”之号。
成语典故
-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二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司马徽回答说:“好”。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太好”。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也是太好。”妻子听了,弄得哭笑不得。
成语造句
- 他无论对谁都一团和气,从不与人争执,简直就是个好好先生。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叫司马徽,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
司马徽知识渊博,品德高尚,但他有一个特别的处世方式。无论别人和他谈论什么事情,或者向他请教什么问题,他总是回答“好”“好”“好”。
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头牛丢了,着急地跑来问司马徽有没有看到。司马徽不假思索地说:“好。”邻居一脸疑惑,但也没多问就走了。过了几天,那牛自己回来了,邻居才明白司马徽当时的意思可能只是表示知道了这件事。
又有一回,有人跑来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去世了,司马徽依旧回答“好”。这人非常生气,觉得司马徽太不近人情了。然而,司马徽其实并非冷漠无情,他只是习惯用这种方式避免与人产生冲突和矛盾。
时间长了,人们渐渐知道了司马徽的这个特点,就送了他一个“好好先生”的称号。其实,司马徽的这种做法在当时那个战乱频繁、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他的无奈之处。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里,说错一句话可能就会给自己招来祸端,所以他选择用这种看似敷衍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正如《后汉书》中所记载的许多人物,在那个复杂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司马徽的“好好先生”形象,虽然看似有些怪异,但也反映出了他对世事的一种独特理解和应对方式。他以一种温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轻易评判或指责他人。
然而,这种做法也并非完全没有弊端。有时候,过于含糊的态度可能会让人觉得缺乏主见和原则。但总的来说,司马徽的“好好先生”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让人们在研究那个时代的人物和社会风貌时,多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从司马徽的故事中汲取一些启示。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温和与包容,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一味地做“好好先生”,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与人交流和合作。
好好先生-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