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不敢出
成语拼音
- hàn bù gǎn chū
汗不敢出成语解释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成语典故
-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文帝深为喜爱。
成语造句
- 在威严的领导面前,他紧张得汗不敢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成语故事
- 在三国时期,有一次魏文帝曹丕想捉弄一下他的大臣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和钟会。曹丕把他们召进宫中,想看看这两个年轻人在面对皇帝时会有怎样的表现。
钟毓和钟会一同来到曹丕面前,两人都心怀忐忑。曹丕看着他们,突然问道:“朕问你们,当你们觐见天子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呢?”
钟毓先回答道:“陛下,微臣心中惶恐,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听了微微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了钟会。钟会却沉默不语,曹丕有些不悦地追问:“钟会,你为何不答?”
钟会这才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微臣诚惶诚恐,汗不敢出。”
曹丕听后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觉得钟会的回答实在是巧妙又独特。
后来,钟毓和钟会都在各自的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钟毓为人忠诚勤勉,在仕途上稳步前行。而钟会则凭借着他的机智和才华,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
“汗不敢出”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或敬畏的情况下,紧张到连汗都不敢流出来。它生动地体现了钟会在面对皇帝威严时的那种谨慎和敬畏之情。就如同《论语》中所记载的“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表达了古人对君主权威的敬重。在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臣子对君主需怀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内心深处。钟会的“汗不敢出”便是这种敬畏的一种体现。而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至今,让我们得以领略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态和智慧。
汗不敢出-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