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不敢出

成語拼音

hàn bù gǎn chū

汗不敢出成語解釋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成語典故

鍾繇的兩個兒子鍾毓、鍾會少年時就有名氣,魏文帝聽說後就下令接見。文帝見鍾毓臉上有汗問爲什麼?鍾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文帝問鍾會爲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道:“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文帝深爲喜愛。

成語造句

在威嚴的領導面前,他緊張得汗不敢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有一次魏文帝曹丕想捉弄一下他的大臣鍾繇的兩個兒子鍾毓和鍾會。曹丕把他們召進宮中,想看看這兩個年輕人在面對皇帝時會有怎樣的表現。 鍾毓和鍾會一同來到曹丕面前,兩人都心懷忐忑。曹丕看着他們,突然問道:“朕問你們,當你們覲見天子時,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呢?” 鍾毓先回答道:“陛下,微臣心中惶恐,戰戰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聽了微微點頭,然後把目光轉向了鍾會。鍾會卻沉默不語,曹丕有些不悅地追問:“鍾會,你爲何不答?” 鍾會這纔不慌不忙地說:“陛下,微臣誠惶誠恐,汗不敢出。” 曹丕聽後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起來,覺得鍾會的回答實在是巧妙又獨特。 後來,鍾毓和鍾會都在各自的領域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鍾毓爲人忠誠勤勉,在仕途上穩步前行。而鍾會則憑藉着他的機智和才華,成爲了一個備受矚目的人物。 “汗不敢出”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形容人在極度緊張或敬畏的情況下,緊張到連汗都不敢流出來。它生動地體現了鍾會在面對皇帝威嚴時的那種謹慎和敬畏之情。就如同《論語》中所記載的“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表達了古人對君主權威的敬重。在古代社會,等級森嚴,臣子對君主需懷有敬畏之心,這種敬畏不僅體現在言行舉止上,更體現在內心深處。鍾會的“汗不敢出”便是這種敬畏的一種體現。而這個成語也一直流傳至今,讓我們得以領略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態和智慧。

汗不敢出-成語圖片

汗不敢出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