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动

成语拼音

àn bīng bù dòng

按兵不动成语解释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典故出处

《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成语典故

(赵国国君的先人)准备攻打卫国,派史墨去卫国了解情况。  史墨到卫国后1年才回来,赵简子生气地说:为什么去这么久才回来?  史墨说:我对卫国情况作了详细了解,所以耽搁久了些。现在卫国国君很开明,辅佐他的贤才又很多,国家治理得很好。攻打卫国还不是时候,我劝您不要轻举妄动。  赵简子听史墨说得有理,便按兵而不动,等待时机。这个成语原来指掌握力量而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现在也比喻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成语造句

前方情况不明,我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次,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霸权,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战争一触即发。晋国的将领们纷纷请战,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然而,晋国的一位睿智的大臣却力排众议,建议国君按兵不动,先观察形势。 这位大臣深知楚国的强大,也清楚晋国此时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他向国君进言道:“大王,如今楚国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我们不可贸然行动。此时轻举妄动,很可能会导致失败,使国家陷入困境。我们应当按兵不动,暗中观察楚国的动向,寻找他们的破绽。” 国君听了大臣的话,虽然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暂时忍耐,采纳了大臣的建议。晋国军队便在边境按兵不动,暗中却密切关注着楚国的一举一动。 楚国方面,见晋国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开始变得有些骄傲自满,认为晋国是惧怕他们的实力。他们逐渐放松了警惕,军队的纪律也有所松懈。 晋国的大臣敏锐地察觉到了楚国的变化,他认为时机已到,便再次向国君进言:“大王,如今楚国已经露出了破绽,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出击了。”于是,晋国国君果断下令,晋国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楚国军队。 由于楚国毫无防备,被晋国军队打得措手不及。晋国军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取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让晋国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也让那位主张按兵不动的大臣声名远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不要急于行动,而要冷静观察、等待时机。有时候,按兵不动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的策略,能够让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对手和形势,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获得成功。

按兵不动-成语图片

按兵不动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