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成语拼音
- jǔ yī fǎn sān
举一反三成语解释
-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典故出处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成语典故
-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成语造句
-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善于思考,能够从一个例题中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问题,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孔子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广收门徒,致力于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
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颜回,他勤奋好学,极具悟性。有一次,孔子在课堂上讲解一个道理,颜回在听完后,不仅立刻理解了这个道理的本身,还能够由此及彼,从这个道理中推演出其他相关的道理。
一天,孔子给弟子们讲礼制。他说:“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应该保持谦逊,不要随意发表意见。”颜回听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对孔子说:“夫子,我从您讲的这个道理中想到,不仅对于不知道的事情要谦逊,对于知道的事情也应该谨慎对待,不能骄傲自满。就如同我们对于礼制的学习,知道得越多,越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孔子听了颜回的话,大为赞赏,点头说道:“颜回啊,你真是能够举一反三,从一个道理中领悟出更多的深意啊。”
颜回的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他在学习中进步飞速。他常常能够从孔子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中,领悟到许多深刻的道理。比如,孔子教导弟子们要仁爱待人,颜回则能从中想到,不仅要对人仁爱,对世间万物都应该怀有一颗慈悲之心。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颜回以其卓越的悟性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脱颖而出。其他弟子也在颜回的影响下,努力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尝试着从所学的知识中举一反三,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见识。
孔子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和传承。他希望弟子们不仅仅是记住他所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通过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道理和智慧。
正是因为有了像颜回这样能够举一反三的优秀弟子,孔子的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他们将孔子的思想不断发扬光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也正是从颜回的故事中流传下来,它激励着后人在学习和思考中要善于触类旁通,从一个事例或观点中推演出更多的相关内容,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思维领域。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学者和思想家都凭借着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一反三-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