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人千里

成语拼音

jù rén qiān lǐ

拒人千里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典故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成语造句

他那冷漠的态度,仿佛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人感觉拒人千里。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名叫李恪的将军。李恪战功赫赫,声名远扬,深受国王的器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恪渐渐变得骄傲自负起来。他开始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对其他人不屑一顾。无论是下属前来汇报事务,还是百姓前来求助,他总是表现出一副冷漠的神情,仿佛别人都不值得他花费时间和精力。 有一次,一位忠诚的士兵满怀热忱地向李恪进言,提出了一些关于军事战略的建议。这本是一番好意,可李恪却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你懂什么,休要在此聒噪。”士兵满心委屈,黯然离去。 还有一次,城中遭遇了一场灾难,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一些百姓代表前来恳请李恪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李恪却坐在高位上,冷漠地看着他们,说道:“这是你们自己的事,与我何干。”百姓们听到这话,心寒至极。 久而久之,李恪“拒人千里”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度。人们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尊敬和崇拜,变成了失望和不满。国王也逐渐察觉到了李恪的变化,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忧虑。 有一天,国王找来了李恪,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李恪啊,你曾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何如今变得如此冷漠?你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这样拒人千里,只会让人们对你离心离德。”李恪听了,心中有所触动,但依然没有完全改变。 终于,在一次对外战争中,李恪因为得不到士兵和百姓的全力支持,遭遇了惨败。他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李恪的故事成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着后人不可因为一时的成就而变得骄傲自满,不可对他人“拒人千里”,而应该保持谦逊和善良,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支持,成就真正的伟大事业。

拒人千里-成语图片

拒人千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