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干舌

成语拼音

jiāo chún gàn shé

焦唇干舌成语解释

指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这酷热的沙漠中行走了数日,没有充足的水源,他最终变得焦唇干舌,疲惫不堪。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却常常听信谗言,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 当时,卫国中有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名叫史鱼。史鱼一心为国,多次向卫灵公进谏,希望他能远离那些奸佞小人,任用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来治理国家。然而,卫灵公却并不把史鱼的话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国的政治局势变得越来越混乱,国家也逐渐走向衰落。史鱼看到这一切,心中焦急万分,他用尽各种方法试图说服卫灵公改变现状,但都无济于事。 史鱼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整日忧心忡忡,不停地向卫灵公进言,甚至到了焦唇干舌的地步。他的嘴唇因为频繁说话而变得干裂,舌头也因为过度劳累而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着,希望能让卫灵公回心转意。 然而,卫灵公始终没有听取史鱼的建议。最终,史鱼在悲愤和无奈中去世。在临终前,史鱼依然心系卫国,他嘱咐家人不要在他的葬礼上采用高规格的仪式,而是把他的尸体放在窗户边,以此来暗示卫灵公要任用贤才,远离小人。 史鱼的这种爱国精神和执着的进谏行为,虽然没有在他生前改变卫国的命运,但却被后人铭记和传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担当,也让人们看到了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依然有像他这样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一切的人。 “焦唇干舌”这个成语,正是从史鱼的故事中演变而来,它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表达某种观点,而不停地说话,以至于嘴唇干裂、舌头干燥。这个成语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那些忠臣义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像史鱼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焦唇干舌-成语图片

焦唇干舌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