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脣乾舌

成語拼音

jiāo chún gàn shé

焦脣乾舌成語解釋

指憂心如焚,脣舌亦爲之乾枯。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酷熱的沙漠中行走了數日,沒有充足的水源,他最終變得焦脣乾舌,疲憊不堪。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有一定的治國才能,但他卻常常聽信讒言,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 當時,衛國中有一位忠誠正直的大臣名叫史魚。史魚一心爲國,多次向衛靈公進諫,希望他能遠離那些奸佞小人,任用真正有才華和品德的人來治理國家。然而,衛靈公卻並不把史魚的話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的政治局勢變得越來越混亂,國家也逐漸走向衰落。史魚看到這一切,心中焦急萬分,他用盡各種方法試圖說服衛靈公改變現狀,但都無濟於事。 史魚爲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整日憂心忡忡,不停地向衛靈公進言,甚至到了焦脣乾舌的地步。他的嘴脣因爲頻繁說話而變得乾裂,舌頭也因爲過度勞累而幾乎失去了知覺。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繼續努力着,希望能讓衛靈公回心轉意。 然而,衛靈公始終沒有聽取史魚的建議。最終,史魚在悲憤和無奈中去世。在臨終前,史魚依然心繫衛國,他囑咐家人不要在他的葬禮上採用高規格的儀式,而是把他的屍體放在窗戶邊,以此來暗示衛靈公要任用賢才,遠離小人。 史魚的這種愛國精神和執着的進諫行爲,雖然沒有在他生前改變衛國的命運,但卻被後人銘記和傳頌。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擔當,也讓人們看到了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依然有像他這樣爲了國家和人民不惜一切的人。 “焦脣乾舌”這個成語,正是從史魚的故事中演變而來,它形容一個人爲了達到某個目的或表達某種觀點,而不停地說話,以至於嘴脣乾裂、舌頭乾燥。這個成語也讓我們看到了古代那些忠臣義士們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像史魚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故事和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爲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奮鬥。

焦脣乾舌-成語圖片

焦脣乾舌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