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启
成语拼音
- jiǎo yān sī qǐ
狡焉思启成语解释
- 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典故出处
-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狡焉思启,妄图寻找法律的漏洞以谋取不义之财。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当时,郑国的邻国中有一个国家,其国君心怀叵测,总是妄图扩张自己的领土,对郑国虎视眈眈。这个国君就如同那隐藏在暗处的豺狼,时刻想着如何挑起事端,趁机侵吞郑国的土地,他可谓是“狡焉思启”。
郑庄公察觉到了邻国的野心,他明白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积极地整顿国内的军政事务,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同时也密切关注着邻国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邻国故意制造了一些边境冲突,试图激怒郑国,好找借口发动战争。郑庄公却保持着冷静和睿智,他没有轻易上当,而是采取了巧妙的策略应对。他一方面加强边境的防守,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他诸侯国建立友好关系,形成对邻国的一种制衡。
邻国国君见郑庄公不上当,更加心急如焚,不断地寻找机会。然而,郑庄公的谨慎和智慧让邻国的阴谋一次次落空。
随着时间的推移,邻国国君的企图越发明显,他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惕和不满。郑庄公抓住这个机会,联合了一些对邻国不满的诸侯国,对其形成了包围之势。
最终,在郑庄公的英明领导下,郑国成功地挫败了邻国的侵略野心,使其“狡焉思启”的计划彻底破产。而郑国也因为郑庄公的智慧和果敢,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心怀不轨、妄图挑起事端的人或势力,我们要保持警惕和冷静,运用智慧和策略去应对,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维护正义。就像郑庄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守护住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狡焉思启-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