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肆
成语拼音
- jiǎo yān sī sì
狡焉思肆成语解释
- 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敌人虽然暂时被击退,但他们并未放弃,仍在暗处窥视,狡焉思肆,妄图卷土重来。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在一个名为卫国的诸侯国中,有一位名叫卫侯的君主。
卫侯继位之初,也有过一番雄心壮志,想要让卫国强大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变得骄奢淫逸,对国家政事也不再上心。他整日沉迷于享乐之中,广纳美女,大兴土木,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卫国的一些大臣们看到国家日益衰败,心急如焚,纷纷进谏卫侯,希望他能幡然醒悟,励精图治。然而,卫侯却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对这些大臣们心生厌恶,认为他们是在故意与自己作对。
在卫国的邻国中,有一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国。这个诸侯国的君主早就对卫国虎视眈眈,一直在寻找机会吞并卫国。当他得知卫国如今的状况后,心中大喜,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开始积极准备军事行动,准备一举攻打卫国。
卫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察觉到了邻国的异动,再次向卫侯进言,提醒他要加强国防,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可是,卫侯却依然不以为然,认为邻国不敢轻易对卫国发动进攻。
终于,邻国的军队如潮水般地涌来,卫国毫无防备,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卫侯这才如梦初醒,但此时已经为时太晚。卫国的军队在敌人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国土不断沦陷。
在这危急关头,卫侯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愚蠢,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他就像那狡焉思肆的狐狸,曾经有机会改正自己的过错,却因为自己的傲慢和固执而错失良机。最终,卫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重创,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而卫侯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名字被永远地铭刻在了卫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不能像卫侯一样,在拥有权力和地位时就肆意妄为,而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珍惜和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否则一旦大祸临头,再后悔也无济于事。正如《左传》中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只有居安思危,不断进取,才能避免重蹈卫侯的覆辙,让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昌盛。
狡焉思肆-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