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猱升木

成语拼音

jiāo náo shēng mù

教猱升木成语解释

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典故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成语典故

虽是少数人代理国事,却不是少数人把持国事,怎么好藉口于天然不平等,替民贼教猱升木呢?★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成语造句

某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故意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这种行为无异于教猱升木。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诸侯国,其国内有一位奸臣。这位奸臣善于阿谀奉承,凭借着巧言令色深得国君的宠信。 有一天,这位奸臣看到了一个可以谋取私利的机会。他开始在国君面前不断进言,夸大其词地描述一些并不存在的好处,诱导国君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国君在他的蛊惑下,渐渐迷失了方向,对国家的治理也出现了偏差。 这位奸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不断地排挤朝中的忠良之士。那些正直的大臣们试图劝谏国君,让他看清奸臣的真面目,但奸臣却在国君耳边吹风,说这些大臣们心怀不轨。国君听信了奸臣的话,对忠良之士加以责罚,使得朝中人心惶惶。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糟糕。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然而,这位奸臣却依然在利用国君为自己谋取利益,他就如同教猴子爬树一般,将国君一步步引向错误的道路,让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终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不能再任由奸臣胡作非为。他们联合起来,收集了奸臣的种种罪证,准备向国君揭露他的真面目。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国君终于看清了奸臣的真实嘴脸,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懊悔不已。 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严惩了奸臣,并重新启用那些被冤枉的忠良之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逐渐恢复了生机和秩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猱升木”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无知,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方向,最终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以免陷入困境。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身边那些试图“教猱升木”的人,及时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教猱升木-成语图片

教猱升木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