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猱升木

成語拼音

jiāo náo shēng mù

教猱升木成語解釋

猱猴子的一種。教猴子爬樹。比喻指使壞人幹壞事。

典故出處

《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成語典故

雖是少數人代理國事,卻不是少數人把持國事,怎麼好藉口於天然不平等,替民賊教猱升木呢?★清·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

成語造句

某些不良商家爲了追求短期利益,故意誘導消費者過度消費,這種行爲無異於教猱升木。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諸侯國,其國內有一位奸臣。這位奸臣善於阿諛奉承,憑藉着巧言令色深得國君的寵信。 有一天,這位奸臣看到了一個可以謀取私利的機會。他開始在國君面前不斷進言,誇大其詞地描述一些並不存在的好處,誘導國君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國君在他的蠱惑下,漸漸迷失了方向,對國家的治理也出現了偏差。 這位奸臣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還不斷地排擠朝中的忠良之士。那些正直的大臣們試圖勸諫國君,讓他看清奸臣的真面目,但奸臣卻在國君耳邊吹風,說這些大臣們心懷不軌。國君聽信了奸臣的話,對忠良之士加以責罰,使得朝中人心惶惶。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局勢變得越來越糟糕。百姓生活困苦,社會動盪不安。然而,這位奸臣卻依然在利用國君爲自己謀取利益,他就如同教猴子爬樹一般,將國君一步步引向錯誤的道路,讓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 終於,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不能再任由奸臣胡作非爲。他們聯合起來,收集了奸臣的種種罪證,準備向國君揭露他的真面目。在經過一番努力後,國君終於看清了奸臣的真實嘴臉,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爲懊悔不已。 他開始反省自己的過錯,嚴懲了奸臣,並重新啓用那些被冤枉的忠良之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國家逐漸恢復了生機和秩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猱升木”的行爲是極其危險的。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利用他人的弱點或無知,引導他們走向錯誤的方向,最終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以免陷入困境。同時,我們也要警惕身邊那些試圖“教猱升木”的人,及時制止他們的不良行爲,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教猱升木-成語圖片

教猱升木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