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舌弊口
成语拼音
- jīn shé bì kǒu
金舌弊口成语解释
- 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典故出处
- 《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面对那复杂的局面,他本想据理力争,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仿佛金舌弊口,不再多言。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郑国。郑国内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名为然明。
然明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智慧在朝堂上声名远扬。有一次,郑国发生了一些混乱和动荡,百姓们对朝政颇有怨言,各种言论纷纷四起。
当时的国君感到十分忧虑,他担心这些言论会对国家的稳定造成威胁。于是,他找来然明,询问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然明思索片刻后,建议国君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百姓们随意议论朝政,对于那些敢于直言不讳的人要给予严惩。
国君听后,有些犹豫,他深知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局势失控。就在这时,另一位大臣子产站了出来。
子产反对然明的建议,他说道:“不可,古之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我们强行堵住百姓的嘴巴,不让他们说话,就如同用堤坝去阻挡奔腾的河流。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决堤,其危害将不可估量。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百姓的声音,从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国君听了子产的话,深觉有理,便放弃了然明的提议。他开始重视百姓的意见和诉求,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民生,使得国家逐渐恢复了稳定和繁荣。
而然明也从这件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明白了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口才去主张一些看似有效的办法,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道理。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故事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范例,提醒着后人要重视民众的声音,不能因为害怕不同的意见而“金舌弊口”,试图去压制言论。只有广开言路,积极倾听和接纳各方的观点,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智慧的治理并非是简单地运用权力去禁止和限制,而是要懂得权衡利弊,以更加包容和开明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声音和挑战。正如子产所倡导的那样,让百姓能够自由地表达,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金舌弊口-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