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危授命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shòu mìng

见危授命成语解释

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典故出处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语典故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孔子要他学鲁国的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他们的优点,同时加强礼乐的学习,见利不能忘义,看到别人遭到危险时能舍身去搭救,坚守信用,这样就能成为完美的人。

成语造句

在那危险的时刻,他挺身而出,真正做到了见危授命,毫不犹豫地冲向了险境。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子路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勇敢。 有一次,子路所在的国家发生了内乱。一些奸臣企图篡夺王位,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子路得知这个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挺身而出,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正义。 他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与那些叛乱分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子路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尽管敌人众多且十分凶残,但他毫不畏惧,奋勇杀敌。 子路的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如此冒险,毕竟局势十分危险。然而子路却坚定地说:“国家有难,我怎能退缩?我当见危授命,为了国家和百姓,我愿付出一切。”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子路渐渐陷入了困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顽强地战斗着。最终,子路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挂念着国家的安危,心中毫无悔恨。 子路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见危授命”的精神。他为了正义和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人们传颂和敬仰。正如《论语》中所记载:“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勇敢。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子路这样“见危授命”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努力奋斗。 “见危授命”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当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了美好的未来而拼搏。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见危授命-成语图片

见危授命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