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危授命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shòu mìng

見危授命成語解釋

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典故出處

《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成語典故

子路問孔子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孔子要他學魯國的臧武仲、孟公綽、卞莊子、冉求他們的優點,同時加強禮樂的學習,見利不能忘義,看到別人遭到危險時能捨身去搭救,堅守信用,這樣就能成爲完美的人。

成語造句

在那危險的時刻,他挺身而出,真正做到了見危授命,毫不猶豫地衝向了險境。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子路的人。子路性格豪爽,爲人正直勇敢。 有一次,子路所在的國家發生了內亂。一些奸臣企圖篡奪王位,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子路得知這個情況後,毫不猶豫地決定挺身而出,捍衛國家的尊嚴和正義。 他毅然決然地奔赴戰場,與那些叛亂分子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戰鬥中,子路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頑強的鬥志。儘管敵人衆多且十分兇殘,但他毫不畏懼,奮勇殺敵。 子路的朋友們紛紛勸他不要如此冒險,畢竟局勢十分危險。然而子路卻堅定地說:“國家有難,我怎能退縮?我當見危授命,爲了國家和百姓,我願付出一切。” 隨着戰鬥的持續進行,子路漸漸陷入了困境。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依然頑強地戰鬥着。最終,子路寡不敵衆,身受重傷。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掛念着國家的安危,心中毫無悔恨。 子路的行爲充分體現了“見危授命”的精神。他爲了正義和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在歷史上被人們傳頌和敬仰。正如《論語》中所記載:“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勇敢。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子路這樣“見危授命”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讚歌。他們的事蹟激勵着後人,讓我們明白在面對危險和困難時,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爲了正義和真理而努力奮鬥。 “見危授命”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品質。它提醒着我們每一個人,當國家和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爲了美好的未來而拼搏。這種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見危授命-成語圖片

見危授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