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饰非

成语拼音

jù jiàn shì fēi

拒谏饰非成语解释

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典故出处

《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总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这种拒谏饰非的态度让他在工作中屡屡犯错。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有一位国王。这位国王刚即位时,也有着一腔抱负,想要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 起初,他积极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国家也有了一些向好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渐渐迷失在了权力与荣耀之中。他开始变得自负起来,认为自己的决策永远是正确的,不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有一次,一位忠诚的大臣看到国家的一项政策存在弊端,便鼓起勇气向国王进谏。他言辞恳切地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但国王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大臣是在质疑他的权威,是故意找他的麻烦。于是,他不仅没有认真考虑大臣的建议,反而斥责了大臣一顿,说他是在无事生非。 渐渐地,国王这种拒谏饰非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其他大臣们看到进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也都纷纷闭口不言,不再敢提出任何与国王意见相左的看法。而国王却误以为是自己的决策无比正确,没有人能挑出毛病。 就这样,国家在国王的错误决策下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但国王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依旧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做法,还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进行掩饰。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期间,也曾经做出过一些政绩,但后期却变得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不听大臣们的劝谏,执意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和工程,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也走向了灭亡。 而那些能够虚心纳谏、及时修正错误的君主,则往往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回到这个国家,最终,人民不堪忍受国王的暴政,纷纷起来反抗。在内外交困之下,国王的统治终于土崩瓦解。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此时已经太晚了。他为自己拒谏饰非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家也陷入了混乱与困境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处于多么高的位置,都不能骄傲自满,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地反思自己,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成功。否则,就会像这位国王一样,因为拒谏饰非而最终走向失败。

拒谏饰非-成语图片

拒谏饰非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