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之门外
成语拼音
- jù zhī mén wài
拒之门外成语解释
-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我满怀诚意地寻求帮助,却被他毫无理由地拒之门外。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名叫李三。李三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手艺在小镇上颇有名气,许多人都来找他制作各种精巧的物件。
有一天,一位从外地来的富商听闻了李三的名声,特意找上门来,想要请李三为他打造一批独一无二的珍贵饰品。富商拿出了一大笔钱财,满心以为李三一定会欣然接受。然而,让富商没想到的是,李三却毫不犹豫地将他拒之门外。
原来,李三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知道这位富商平日里为富不仁,仗着自己的财富在各地欺压百姓,做了许多恶事。李三不愿意为这样的人服务,他觉得与这种人合作会违背自己的良心。
李三的举动引起了周围人的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太傻,白白放过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也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敬佩,认为他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准则。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在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时,忠心耿耿地跟随左右,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成为国君,想要报答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却坚决拒绝了重耳的赏赐,隐居深山之中,他不愿意因为功名利禄而违背自己的本心。
李三的行为就如同介子推一样,他深知与恶人为伍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和后果。尽管富商多次前来,许下更加丰厚的报酬,李三依然不为所动,始终将他拒之门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三的名声越发响亮,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原则、有骨气的工匠。许多善良正直的人纷纷前来找他合作,李三的生意也越发红火。而那位富商,因为自己的恶行最终遭到了报应,他的财富也渐渐离他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利益时,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不能为了一时的好处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像李三一样,坚定地将那些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和事拒之门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本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和坚定。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善良和正直最终会得到回报,而恶行终究会受到惩罚。
拒之门外-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