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之門外

成語拼音

jù zhī mén wài

拒之門外成語解釋

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滿懷誠意地尋求幫助,卻被他毫無理由地拒之門外。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名叫李三。李三憑藉着自己出色的手藝在小鎮上頗有名氣,許多人都來找他製作各種精巧的物件。 有一天,一位從外地來的富商聽聞了李三的名聲,特意找上門來,想要請李三爲他打造一批獨一無二的珍貴飾品。富商拿出了一大筆錢財,滿心以爲李三一定會欣然接受。然而,讓富商沒想到的是,李三卻毫不猶豫地將他拒之門外。 原來,李三有着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知道這位富商平日裏爲富不仁,仗着自己的財富在各地欺壓百姓,做了許多惡事。李三不願意爲這樣的人服務,他覺得與這種人合作會違背自己的良心。 李三的舉動引起了周圍人的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太傻,白白放過了這麼好的賺錢機會;也有人對他的行爲表示敬佩,認爲他堅守了自己的道德準則。 其實,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他在晉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時,忠心耿耿地跟隨左右,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充飢。後來,重耳成爲國君,想要報答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卻堅決拒絕了重耳的賞賜,隱居深山之中,他不願意因爲功名利祿而違背自己的本心。 李三的行爲就如同介子推一樣,他深知與惡人爲伍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名聲和後果。儘管富商多次前來,許下更加豐厚的報酬,李三依然不爲所動,始終將他拒之門外。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三的名聲越發響亮,人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有原則、有骨氣的工匠。許多善良正直的人紛紛前來找他合作,李三的生意也越發紅火。而那位富商,因爲自己的惡行最終遭到了報應,他的財富也漸漸離他而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誘惑和利益時,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不能爲了一時的好處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要像李三一樣,堅定地將那些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和事拒之門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自己的本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和堅定。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善良和正直最終會得到回報,而惡行終究會受到懲罰。

拒之門外-成語圖片

拒之門外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