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无物

成语拼音

kōng dòng wú wù

空洞无物成语解释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成语典故

周顾,字伯仁,是东晋的一位大臣。他少年时就长于谈吐,成人后颇有名望,谈吐幽默诙谐,为人宽宏大量,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从不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有雅量,友爱过人”。  由于他的才识、品德和他的名望很高,官居尚书左仆射之职,引起弟弟周嵩的不满和妒忌。一次,兄弟俩一起喝酒,周嵩酒醉,竟拿起燃着的蜡烛朝周顾投了过去。而周顾只稍一躲闪,脸色依旧十分平静,一点也没有生气,只缓缓地说道:“阿奴,你用蜡烛丢我,实是下策。”  东晋时期,在一些名士之中盛行着一种“清谈”的风气。那些名士们一边饮酒、一边发议论。他们只注重自己的个性品格,而不在乎礼节。  周颛的家里,也常常有人来喝酒闲谈,其中一位就是辅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的丞相王导。周家和王家都是中原的名门望族,所以周颐和王导之间的私交十分深厚。一次,王导和周颐谈得十分投机,越谈越高兴。谈着谈着,王导高兴之余,竟得意忘形地侧卧身子,把头枕在周顾的膝上,用手指着周颐凸起的肚子问道:“你这肚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  周颛挺了挺身子,摸着自已的肚子,诙谐地说:“这里面吗?什么也没有,‘空洞无物’。不过,像阁下这种人,倒也能容得下几百位咧。”。

成语造句

这篇文章内容单调,读起来空洞无物,让人提不起兴趣。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名叫张华。张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一心想要在学问上有所建树。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华开始四处游历,拜访各地的学者,与他们交流学问。有一次,他来到了一个知名学者的府上,满心期待能从这位学者那里获得深刻的见解和知识。 然而,当张华与这位学者交谈时,却发现他所说的话大多都是些虚无缥缈、毫无实质内容的言论。这位学者虽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仔细一听,全是些空洞无物的套话和大话,没有任何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张华感到非常失望,他意识到,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学问,但实际上却只是在夸夸其谈,没有真正的内涵。 张华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继续踏上求学之路,寻找真正有学识、有见解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断地反思自己,告诫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只会说空话而没有实际内容的人。 他开始更加勤奋地钻研经典著作,深入思考各种问题,力求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和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张华终于成为了一个学富五车、才思敏捷的学者。 后来,张华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向他请教。他始终秉持着真诚和务实的态度,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像他曾经遇到的那位学者一样空洞无物地夸夸其谈。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张华这样追求真实学问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而那些空洞无物的人,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这个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要脚踏实地,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和有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空洞无物-成语图片

空洞无物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