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

成语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兵不厌诈成语解释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典故出处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成语典故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成语造句

在战场上,各种战术的运用十分关键,正所谓兵不厌诈,灵活多变的策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战场上,有一场激烈的战役正在展开。 两国交战,一方的将领名为李将军,他足智多谋,但为人正直,总是习惯以正道之法应对战争。而另一方的将领张将军则是一个善用各种计谋之人。 起初,李将军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士兵,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小胜。张将军见此情形,知道不能硬碰硬,于是开始筹划计谋。 有一次,张将军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的军队因为粮草不济即将撤退。李将军得到这个消息后,有些犹豫。他的部下纷纷建议趁机追击,扩大战果,但李将军却担心其中有诈。然而,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还是决定带领部分军队前去试探。 当他们快要接近张将军所谓的撤退军队时,四周突然响起喊杀声,原来张将军早已设下埋伏。李将军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但此时已经陷入困境。关键时刻,李将军临危不乱,迅速组织士兵抵抗。 在混战中,李将军逐渐发现了敌人的一些破绽,他心生一计。他命令士兵佯装败退,且战且走。张将军以为李将军真的战败了,大喜过望,下令全力追击。然而,李将军却在途中设下了另一个陷阱,等张将军的军队追入后,李将军立刻发动反击,打了张将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场战役你来我往,双方都用尽了各种计谋。张将军不断使出各种诈术,而李将军也在战斗中逐渐明白,在战争中不能一味地遵循正道,有时候也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应对敌人的狡诈。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鏖战,李将军凭借着灵活应变和智慧,渐渐占据了上风。而张将军的“兵不厌诈”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终究没能战胜李将军的谋略和勇气。 这场战役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它让人们明白,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既要有正直的品质和勇敢的精神,同时也不能忽视计谋的运用,正如《韩非子·难一》中所说:“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只有将正道与谋略相结合,才能在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兵不厌诈-成语图片

兵不厌诈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