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厭詐

成語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兵不厭詐成語解釋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時儘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典故出處

《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僞。”

成語典故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佔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後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後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麼呢?假如託您的福我能回國執政,萬一遇到兩國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  爲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捨。  當時,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於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採取欺騙敵軍的辦法。”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後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晉國取勝後,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爲諸侯霸主。

成語造句

在戰場上,各種戰術的運用十分關鍵,正所謂兵不厭詐,靈活多變的策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場上,有一場激烈的戰役正在展開。 兩國交戰,一方的將領名爲李將軍,他足智多謀,但爲人正直,總是習慣以正道之法應對戰爭。而另一方的將領張將軍則是一個善用各種計謀之人。 起初,李將軍憑藉着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勇敢的士兵,在戰場上取得了一些小勝。張將軍見此情形,知道不能硬碰硬,於是開始籌劃計謀。 有一次,張將軍故意放出消息,說自己的軍隊因爲糧草不濟即將撤退。李將軍得到這個消息後,有些猶豫。他的部下紛紛建議趁機追擊,擴大戰果,但李將軍卻擔心其中有詐。然而,經過一番思索後,他還是決定帶領部分軍隊前去試探。 當他們快要接近張將軍所謂的撤退軍隊時,四周突然響起喊殺聲,原來張將軍早已設下埋伏。李將軍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計,但此時已經陷入困境。關鍵時刻,李將軍臨危不亂,迅速組織士兵抵抗。 在混戰中,李將軍逐漸發現了敵人的一些破綻,他心生一計。他命令士兵佯裝敗退,且戰且走。張將軍以爲李將軍真的戰敗了,大喜過望,下令全力追擊。然而,李將軍卻在途中設下了另一個陷阱,等張將軍的軍隊追入後,李將軍立刻發動反擊,打了張將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場戰役你來我往,雙方都用盡了各種計謀。張將軍不斷使出各種詐術,而李將軍也在戰鬥中逐漸明白,在戰爭中不能一味地遵循正道,有時候也需要運用一些策略來應對敵人的狡詐。 最終,經過長時間的鏖戰,李將軍憑藉着靈活應變和智慧,漸漸佔據了上風。而張將軍的“兵不厭詐”雖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終究沒能戰勝李將軍的謀略和勇氣。 這場戰役成爲了歷史上的一個經典案例,它讓人們明白,在複雜多變的戰爭環境中,既要有正直的品質和勇敢的精神,同時也不能忽視計謀的運用,正如《韓非子·難一》中所說:“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僞。”只有將正道與謀略相結合,才能在戰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兵不厭詐-成語圖片

兵不厭詐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