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露
成语拼音
- mì ér bù lù
秘而不露成语解释
-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典故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做事向来谨慎,即便知晓重要机密,也能做到秘而不露,令人佩服。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为伍奢的大臣,他为人正直忠诚,深受楚王的信任。伍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伍尚温厚善良,小儿子伍员(伍子胥)则机智勇敢且足智多谋。
当时,楚国的奸臣费无极嫉妒伍奢的地位和才能,一心想要陷害他。费无极向楚王进谗言,污蔑伍奢密谋造反。楚王听信了费无极的话,下令将伍奢逮捕入狱。
伍奢深知自己此次难逃一劫,但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费无极知道伍奢的两个儿子都非等闲之辈,如果不将他们除掉,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向楚王献计,以伍奢的名义召伍尚和伍员进宫,企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伍尚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想要立刻进宫去救父亲。但伍员却冷静地分析道:“这明显是个陷阱,我们不能贸然前去,否则不仅救不了父亲,还会白白送命。我们应该先隐藏起来,寻找合适的机会为父亲报仇。”伍尚却不忍心抛下父亲不管,他毅然决定进宫。
伍员无奈,只得与伍尚分别。伍尚进宫后果然被楚王逮捕,与父亲一同被杀害。而伍员则开始了他艰难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的过程中,伍员历经千辛万苦,多次死里逃生。他一路上小心翼翼,秘而不露,不让自己的行踪被敌人发现。他辗转来到吴国,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赏识和重用。
多年后,伍员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他带领吴国的军队攻打楚国,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费无极等奸臣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伍员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磨难后,终于实现了为父亲和兄长报仇的心愿。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而“秘而不露”这个成语,也正是从伍员在逃亡过程中那种小心谨慎、不暴露自己的行为中演变而来。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要学会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击,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
秘而不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