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而不露

成語拼音

mì ér bù lù

祕而不露成語解釋

嚴守祕密,不肯吐露。

典故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董昭傳》祕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做事向來謹慎,即便知曉重要機密,也能做到祕而不露,令人佩服。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爲伍奢的大臣,他爲人正直忠誠,深受楚王的信任。伍奢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伍尚溫厚善良,小兒子伍員(伍子胥)則機智勇敢且足智多謀。 當時,楚國的奸臣費無極嫉妒伍奢的地位和才能,一心想要陷害他。費無極向楚王進讒言,污衊伍奢密謀造反。楚王聽信了費無極的話,下令將伍奢逮捕入獄。 伍奢深知自己此次難逃一劫,但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費無極知道伍奢的兩個兒子都非等閒之輩,如果不將他們除掉,日後必成大患。於是,他向楚王獻計,以伍奢的名義召伍尚和伍員進宮,企圖將他們一網打盡。 伍尚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他想要立刻進宮去救父親。但伍員卻冷靜地分析道:“這明顯是個陷阱,我們不能貿然前去,否則不僅救不了父親,還會白白送命。我們應該先隱藏起來,尋找合適的機會爲父親報仇。”伍尚卻不忍心拋下父親不管,他毅然決定進宮。 伍員無奈,只得與伍尚分別。伍尚進宮後果然被楚王逮捕,與父親一同被殺害。而伍員則開始了他艱難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的過程中,伍員歷經千辛萬苦,多次死裏逃生。他一路上小心翼翼,祕而不露,不讓自己的行蹤被敵人發現。他輾轉來到吳國,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勇氣,得到了吳王闔閭的賞識和重用。 多年後,伍員終於找到了報仇的機會。他帶領吳國的軍隊攻打楚國,一舉攻破楚國的都城。費無極等奸臣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伍員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後,終於實現了爲父親和兄長報仇的心願。他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人傳頌的佳話。而“祕而不露”這個成語,也正是從伍員在逃亡過程中那種小心謹慎、不暴露自己的行爲中演變而來。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行動,要學會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出擊,這樣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取得成功。

祕而不露-成語圖片

祕而不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