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缚衔璧

成语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面缚衔璧成语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当年敌军大势已去,将领深知败局已定,最终选择了面缚衔璧,向我方投降。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名叫卫国。卫国曾经历过一段动荡的时期。 当时,卫国国力渐衰,周边强国虎视眈眈。终于,敌国大兵压境,卫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卫国的国君深知大势已去,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更多的战火屠戮,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国君带领着一众大臣,面缚衔璧,出城向敌国投降。他们双手反绑在背后,表示自己完全放弃抵抗;口中衔着玉璧,这是古代投降时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征服者的恭敬和顺从。 敌国的将领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有所触动。他们意识到卫国国君为了百姓的安危,放下了自己的尊严。虽然是胜利者,但他们也对卫国国君的举动表示了一定的尊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卫国虽然暂时失去了独立,但百姓们却得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继续生活。而这段面缚衔璧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铭记的一个片段。 在《左传·僖公六年》中就有记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这一成语生动地描绘了投降者的姿态和心境,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写照,更是提醒着后人,在面对绝境和困境时,需要有取舍和担当。有时,放下一时的骄傲和抵抗,可能是为了更长远的和平与安宁。卫国国君的面缚衔璧之举,虽有无奈,但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爱意。 面缚衔璧这个成语,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降场景,更是一个关于责任、勇气和牺牲的故事。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能思考当下和未来,在面对艰难抉择时,我们能否像卫国国君一样,做出符合更大利益的决定。

面缚衔璧-成语图片

面缚衔璧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