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风流
成语拼音
- míng shì fēng liú
名士风流成语解释
- 名士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典故出处
- 《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这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成语典故
- 好好!咱们名士风流,下该洒脱些才是。★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
成语造句
- 他的举止言谈,处处彰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不禁想起“名士风流”这一成语。
成语故事
- 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王徽之的名士。王徽之出身世家大族,才华横溢,行为举止更是不拘一格。
有一次,王徽之应召赴京师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上过,王徽之并不认识他,但船上有人认出了桓伊,便告知王徽之这就是那个擅长吹笛的桓伊。王徽之久闻桓伊之名,便派人拦住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经是显贵之人,但他毫不介意,随即下车,坐在胡床上,为王徽之吹奏了三支曲子。演奏完毕,桓伊上车离去,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王徽之的行为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体现了他对世俗礼教的不屑,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他还有一次,在一个雪夜突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戴逵,于是立刻起身,乘船前往戴逵家。经过一夜的奔波,到了戴逵家门口,他却不进去,转身又返回了。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率性而为的举动,正是名士风流的典型表现。
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许多名士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自然,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教规范,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潇洒不羁、风流倜傥的一面。他们或饮酒作乐,或吟诗作画,或纵情山水,或品评人物,在生活中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和个性。
名士风流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上,也反映在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社会的看法上。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不随波逐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名士风流也并非毫无弊端。一些人过于追求个性的张扬,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导致行为放荡、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但总体而言,名士风流所代表的那种对自由、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依然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思考。
在历史的长河中,名士风流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生活、对于自我的一种别样的诠释和追求,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名士风流-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