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風流
成語拼音
- míng shì fēng liú
名士風流成語解釋
- 名士指恃才放達不拘小節的人。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典故出處
- 《後漢書·方術傳論》漢世這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成語典故
- 好好!咱們名士風流,下該灑脫些纔是。★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
成語造句
- 他的舉止言談,處處彰顯出一種與衆不同的氣質,讓人不禁想起“名士風流”這一成語。
成語故事
- 在魏晉時期,有一位名叫王徽之的名士。王徽之出身世家大族,才華橫溢,行爲舉止更是不拘一格。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京師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從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但船上有人認出了桓伊,便告知王徽之這就是那個擅長吹笛的桓伊。王徽之久聞桓伊之名,便派人攔住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桓伊此時已經是顯貴之人,但他毫不介意,隨即下車,坐在胡牀上,爲王徽之吹奏了三支曲子。演奏完畢,桓伊上車離去,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王徽之的行爲看似荒誕不經,實則體現了他對世俗禮教的不屑,追求的是一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他還有一次,在一個雪夜突然想起了遠方的朋友戴逵,於是立刻起身,乘船前往戴逵家。經過一夜的奔波,到了戴逵家門口,他卻不進去,轉身又返回了。別人問他原因,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這種率性而爲的舉動,正是名士風流的典型表現。
當時的社會風氣較爲開放,許多名士都有着獨特的個性和行爲方式。他們崇尚自然,不拘泥於傳統的禮教規範,以自己的方式展現出瀟灑不羈、風流倜儻的一面。他們或飲酒作樂,或吟詩作畫,或縱情山水,或品評人物,在生活中盡情地揮灑着自己的才情和個性。
名士風流不僅體現在個人的行爲舉止上,也反映在他們對人生的態度和對社會的看法上。他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不隨波逐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他們的言行和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爲了中國文化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
然而,名士風流也並非毫無弊端。一些人過於追求個性的張揚,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和道德規範,導致行爲放蕩、奢侈浪費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但總體而言,名士風流所代表的那種對自由、個性和精神追求的嚮往,依然值得我們去欣賞和思考。
在歷史的長河中,名士風流如同一顆璀璨的星星,閃耀着獨特的光芒。它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裏,人們對於生活、對於自我的一種別樣的詮釋和追求,也爲我們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啓示。
名士風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