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
成语拼音
- néng jìn qǔ pì
能近取譬成语解释
-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典故出处
- 《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成语典故
- 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成语造句
- 他总是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能近取譬,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孔子是一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那大概就是‘恕’吧。”子贡有些疑惑地追问:“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耐心地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一种重要道德观念,那就是能够就近从自己身上取例,推己及人。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当时的社会,人们常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孔子通过“能近取譬”的教导,希望人们能够培养出一种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自己不喜欢被欺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如果自己不愿意被冷落,那就不要冷落他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很多冲突和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流传后世。许多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人因为践行了“能近取譬”的原则,而成为了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能近取譬”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关系。同时,这种品德也有助于我们培养宽容、善良和慈悲的心怀,使我们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正如孔子所说,“能近取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智慧。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努力去理解和关爱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能近取譬-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