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口结舌
成语拼音
- qián kǒu jié shé
钳口结舌成语解释
-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典故出处
- 汉·王充《潜夫论》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面对那一番无可辩驳的论述,他竟钳口结舌,不知如何回应。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各国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战乱频繁。
有一个小诸侯国,其国君名叫卫侯。卫侯性格刚愎自用,听不进大臣们的忠言。他身边有一位名叫公孙的大臣,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着想。
一次,卫侯决定对邻国发动一场战争。公孙深知这场战争毫无胜算,且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他在朝堂上极力劝谏卫侯,陈述战争的弊端和可能带来的后果。然而,卫侯不仅不听,反而大发雷霆,认为公孙是在扰乱军心,当场呵斥他。
此后,卫侯对公孙心生嫌隙,认为他总是唱反调。公孙再次进谏时,卫侯竟下令将他关押起来,并威胁其他大臣,若再有敢反对他决策之人,必将严惩不贷。
这一举动让朝堂上的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钳口结舌。他们深知卫侯的脾气,害怕自己也像公孙一样遭遇不幸,于是都选择了沉默。
不久,卫侯执意发动了战争,结果正如公孙所料,军队大败而归,国家陷入了危机。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这时,卫侯才幡然醒悟,后悔当初没有听取公孙的谏言。可此时,国家已经遭受了重创,想要恢复往日的繁荣,谈何容易。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作为领导者应当广开言路,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否则只会让臣子们钳口结舌,最终导致决策失误,国家遭殃。而作为臣子,也应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挺身而出。
钳口结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