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三顾

成语拼音

máo lú sān gù

茅庐三顾成语解释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成语造句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茅庐三顾,他的诚意最终打动了诸葛亮。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这位胸怀大志的英雄,一心想要兴复汉室,拯救苍生。然而,他虽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但却缺乏一位能为他出谋划策的军师。 在四处求贤的过程中,刘备听说了诸葛亮的大名。诸葛亮,字孔明,是一位才华横溢、智谋超群的贤士。他隐居在隆中,却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 刘备为了能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亲自带着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第一次拜访,他们没有见到诸葛亮,只见到了他的书童,书童告知他们诸葛亮外出游玩了,不知何时归来。刘备没有气馁,留下一封信后便返回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第二次前往隆中,这次依然不巧,诸葛亮还是不在家。张飞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他抱怨道:“大哥,我们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诸葛亮如此奔波呢?”刘备却坚定地说:“孔明乃天下奇才,若能得他相助,我们的大业必成。” 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此时正是寒冬时节,大雪纷飞,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却丝毫未减。当他们终于来到诸葛亮的茅庐前时,却得知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待。关羽和张飞在一旁冻得瑟瑟发抖,心里虽有不满,但也不敢违抗刘备的意愿。 等了许久,诸葛亮终于醒来。他得知刘备三次来访,深受感动,于是决定出山辅佐刘备。从此,刘备有了诸葛亮这位军师,如鱼得水,事业蒸蒸日上。 后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与孙权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而“茅庐三顾”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用来形容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有才能的人。正如史书《三国志》中所记载的那样,刘备为了求得诸葛亮,不辞辛劳,三次拜访,其诚意和决心令人钦佩。 在历史的长河中,“茅庐三顾”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人们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求贤若渴的精神,要有真诚待人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茅庐三顾-成语图片

茅庐三顾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