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振虎

成语拼音

qiāo shān zhèn hǔ

敲山振虎成语解释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挑衅,我方采取了一系列策略,看似无意的行动,实则是为了敲山振虎,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乱世之中,有一个诸侯国名为郑。郑国内部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争斗不断。 当时,郑国的国君刚刚即位,政权尚未稳固。周边的邻国虎视眈眈,尤其是强大的邻国晋,一直对郑国的土地和资源垂涎三尺。 晋国的国君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他派遣了大量的探子深入郑国,试图寻找可乘之机,一举吞并郑国。郑国的国君深知局势的危急,日夜忧心忡忡。 在郑国的朝堂之上,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臣名叫公孙策。公孙策向国君进言道:“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虽然晋国强大,但我们也不能轻易示弱。臣有一计,或许可以暂时吓退晋国。” 国君急忙问道:“爱卿快快道来。” 公孙策说道:“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部队,佯装要进攻晋国的边境。但我们的真正目的并非攻打,而是要制造声势,让晋国以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有与之一战的决心。此乃敲山振虎之计。” 国君听后,略作思考,觉得此计可行,便下令让公孙策着手安排。 公孙策精心挑选了一队勇猛的士兵,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和装备。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接近了晋国的边境。当黎明的曙光刚刚照亮大地,郑国的士兵们突然擂起战鼓,大声呼喊,做出要进攻的姿态。 晋国边境的守军顿时惊慌失措,急忙向国内传递消息。晋国国君得到消息后,心中一惊。他原本以为郑国弱小,不堪一击,没想到郑国竟敢主动挑衅。 此时,晋国国内也有一些大臣进谏道:“郑国此举颇为蹊跷,或许他们有所倚仗。我们不可贸然出兵,以免陷入陷阱。” 晋国国君权衡再三,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先观察郑国的后续行动。 而郑国这边,公孙策见晋国没有立刻出兵反击,知道计策已经奏效。他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撤回国内。 经过这一事件,晋国对郑国的轻视之心有所收敛,暂时放弃了立即进攻郑国的计划。郑国得以获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之机,得以整顿内政,加强国防。 这便是“敲山振虎”的故事,通过巧妙的策略和行动,达到震慑强敌的目的,为自身争取到了有利的局面。

敲山振虎-成语图片

敲山振虎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