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巧立名目成语解释

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典故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乃星使临工,以为巧立名目,不容申辩。”

成语典故

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成语造句

学校以开展活动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这实际上是巧立名目。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叫清平郡的地方,此地土地肥沃,百姓们大多以农耕为生,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然而,这一切在新郡守上任后发生了改变。新郡守名叫赵括,是个贪婪且善于钻营之人。 赵括上任伊始,表面上对百姓关怀备至,声称要为郡里谋发展、为百姓谋福祉。可实际上,他心中早有盘算。 清平郡有条河流,每到雨季,河水就会泛滥,淹没不少农田。以往的郡守都会组织百姓合力修筑堤坝,抵御洪水。可赵括却打起了歪主意。 他宣称要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坚固堤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于是,他开始向百姓征收高额的赋税。百姓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为了保护农田,也只能默默承受。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堤坝的修建进展缓慢,而征收的赋税却越来越多。原来,赵括将大部分赋税都收入了自己的囊中,用于个人享乐和贿赂上级。 不仅如此,赵括还以“改善民生”为由,设立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比如,百姓出门要交“行路费”,家中养鸡养鸭要交“养殖费”,甚至连在河里打一桶水都要交“用水费”。 百姓们苦不堪言,生活越发艰难。一些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指责赵括的恶行,可赵括却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将这些人打压下去。 终于,有一位名叫李正的书生,决定前往京城告状。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赵括巧立名目的罪行呈递给了朝廷。 朝廷听闻此事,大为震怒,立即派遣官员前来调查。经查证属实后,赵括被革职查办,财产充公。清平郡的百姓终于摆脱了这个贪婪的郡守,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官者应当以民为本,切不可巧立名目,鱼肉百姓,否则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巧立名目-成语图片

巧立名目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