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徵之声

成语拼音

biàn zhǐ zhī shēng

变徵之声成语解释

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典故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成语典故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请义士荆轲与高渐离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变徵之声,慷慨激昂,一行人洒泪告别。

成语造句

在那寂静的夜晚,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如泣如诉的声音,仿佛是变徵之声,让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名叫高渐离的乐师。他技艺高超,尤其擅长击筑,其音乐能够打动人心。高渐离与一位义士荆轲是至交好友。 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对其他国家虎视眈眈。荆轲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决定挺身而出,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在荆轲临行前,高渐离与众多好友在易水河畔为他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场面悲壮而豪迈。 荆轲此去,虽勇气可嘉,但最终刺杀失败,壮烈牺牲。而高渐离也因为与荆轲的关系,遭到了秦王的通缉。为了躲避追捕,高渐离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然而,对音乐的热爱始终在他心中燃烧。他无法舍弃自己的筑,时常偷偷地弹奏。日子一天天过去,高渐离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便渐渐放松了警惕。 有一次,高渐离在一个地方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他那动人的筑声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聆听。但不幸的是,这件事最终还是传到了秦王的耳中。秦王得知高渐离还活着,便派人将他抓了起来。 秦王爱惜高渐离的才华,但又担心他会为荆轲报仇,于是想出了一个残忍的办法。他命人熏瞎了高渐离的眼睛,让他继续为自己演奏。 高渐离虽然失去了光明,但他心中的悲愤却愈发强烈。在一次为秦王演奏时,他暗中在筑中藏了一块铅。当演奏到高潮时,高渐离突然举起筑,用尽全身力气向秦王砸去。可惜的是,他因为眼盲,这一击并没有击中秦王。 秦王大怒,当即下令处死了高渐离。高渐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但他那悲壮的举动和最后的抗争,却如同那变徵之声,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朋友的忠诚。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详细记载了荆轲与高渐离的故事,他们的事迹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高渐离的变徵之声,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不屈的精神象征,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和压迫时,勇敢地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奋斗。

变徵之声-成语图片

变徵之声

其他成语故事